女性经验的生态隐喻: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女性经验的生态隐喻: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张妮妮 康敏 李鸽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22.4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29 11:54:31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女性经验的生态隐喻——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把生态女性主义置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着重关注其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以介入与非介入相结合的态度对待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并主要以类型学而非流派划分的方法阐述生态女性主义在各个领域的贡献。本书涵盖了两个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究中很少被人们提到的内容。一是当代女神运动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二是女性自然写作(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国内学者很少注意到,当代女神运动是与生态女性主义同步出现的,运动中的引领人物大都是生态女性主义者。国内学者也很少注意到,女性自然写作概念的出现和当代女性自然文学创作的热潮,很大程度上都是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的影响所带来的。本书极大充实了生态女性主义社会批判的资料,从过去国内较多关注席瓦的思想,扩大到同时关注米斯及其他人等的思想,发掘出生态女性主义社会批判中关于资本主义父权制暴力本性的论断,以及它对自然的暴力、对妇女的暴力和对第三世界的暴力之间的关联性的思想。总之,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具有独特的视角,研究和理解这一视角,并了解它在各个领域的展开,这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而本书稿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有着目前其他相关成果不可替代的学术贡献。在社会影响方面,“妇女与环境”主题已经成为当前联合国妇女赋权和环境治理领域的优先主题。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对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适宜于从事妇女与环境、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妮妮 康敏 李鸽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创新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理论缘起出发,以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野这一微观机制入手,对女性创新者及其面临的刻板印象情景进行剖析,用“可行”来衡量和提升女性创新者的能力;随后,将性别维度引入创新管理范式,引入“性别化创新”并回应了当下国际上广泛重视的性别化创新领域的发展问题,有助于拓展当前性别议题在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并为创新管理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价值和启示。
    吴欣桐 陈劲社科1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考察日常生活场景实践的生态社会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问题解决视角来设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具有目标清晰的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结构性、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转接性以及服务成效的累加性。
    童敏社科21万字
  • 会员
    在今天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化中,如何“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3600万套保障房开建后,又如何让重庆民安华福,或者北京燕保、高米店家园这样的小区,成为安居的幸福家园?本书为此深入介绍了美国经验,尤其是在商品房市场之外,不断扩大社会住房市场的做法;以及在保障房实践中,在政府直接提供住房失败后,转向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做法。
    马秀莲社科15.2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展示了世界互联网基础设施分布最广、欧洲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的网络发展与管理进程;借助历史事件,呈现了俄罗斯互联网治理的地缘政治环境、独特的“史前史”和鲜明的实用主义特性;分析了俄罗斯面临的“断网”威胁等挑战,进而剖析其实施“进口替代”、“黑名单”、网络反盗版、互联网主权立法等颇具争议的治理举措的动因与成效,探讨治理转向之趋势,展望中俄深化互联网治理务实
    陈春彦社科30.6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上海的农村区域,对其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案例分析部分,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等视角,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求其背后的运行机制。
    文君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以呈现侗人集体生活的结构化过程。最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
    孙旭社科32万字
  • 会员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将个人、家庭和社区纳入贫困老人的抗逆过程,而且将相关社会政策作为该抗逆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岩燕社科16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出第一期北京大学青年理论骨干人才培训计划中学员撰写的优秀文章,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命题,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出北大青年的思考声音,展现青年人的使命、担当与作为。
    陈宝剑主编社科15.8万字
  • 会员
    本辑共收入十一篇文章,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贫困单亲妇女就业阻碍的产生机制,会所模式在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困境与出路,专业社会工作之于社区服务的解读,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老年亲子关系与抑郁症状,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美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王思斌主编社科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