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
更新时间:2019-10-18 20:01:26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本项研究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时空特点,力图从政府间财政关系和地方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内生决定因素、发展演进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基本理论体系。为此,本项研究着重考察如下两个主要问题,即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规律和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在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规律研究方面,本项研究首先构建一个整合分析框架,刻画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的内在逻辑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省级和县级地方政府两个视角出发,着重考察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方面,本项研究分别从经济增长视角、经济稳定视角、收入分配视角和社会福利视角出发,在全面系统评价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总之,通过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本项研究主要想达到两个目的:(1)揭示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的一般经验规律;(2)初步构建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体系。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2-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庆旺 贾俊雪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四川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以宜宾为样本的系列研究成果,基于宜宾实践、宜宾案例和宜宾思考,从城乡基层治理的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对基层治理的关键问题、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包括城乡基层治理的理论话题与政策议程、城乡基层治理关键领域研究和关键问题的宜宾实践、宜宾城乡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本书是国内基层治理专家关于宜宾基层治理思考的结晶,是一本“站在宜宾看全国、站在全国反思宜宾”的政治19.7万字
- 会员明代监察御史巡按制度在明代监察体系中具有突出意义,巡按御史在维系中央和地方关系,加强上下沟通及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方面均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曾严重地影响、干扰了地方的政治生态。本书力求通过对明代巡按御史所承担的言事、纠劾、考察、监察及司法等基本职责及其履职的细部考察,重新认识明代御史巡按制度和巡按御史,为深化明代监察制度研究增砖添瓦。政治22.5万字
- 会员土司制度时期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秉承“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传统理念与政治智慧,具有世界范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本书运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唐崖土司近400年的历史沿革、经济生产、政治组织、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文化变迁和社会记忆理论,剖析土司文化内涵,凝练乡民集体记忆中土司文化的政治26.8万字
- 会员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政治19.2万字
- 会员本书对1937-1945年国民政府粮食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与梳理,主要从粮食与粮食问题、战时国民政府粮食政策措施与管理成效、战时各地解决粮食问题实践与成效、战时粮政管理人物与粮政机构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不同问题、不同地区、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相关粮政人物与粮管机构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化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粮食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政治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