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论语心读
更新时间:2020-03-13 11:19:22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当前形势下,读者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经典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表现为文化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在传递、传播过程中形成了政治、思想、伦理、情感上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基础,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资源。作者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把读书、读《论语》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美好,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他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体悟,写成了这本《论语心读》。这是一本可以引领读者通读《论语》的书。一本与读者探讨以下问题的书: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典?如何能够让经典活起来?如何能让经典和我们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怎样在教育体质内实施经典教育?作者读出了真实的儒家;读出了唯美的儒家;读出了永恒的儒家;读出了儒家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取向;读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读出了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读出了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读出了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读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读出了全面发展的课程建构;读出了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读出了积善成德的德育路径。这些恰恰是当今教育缺失、迷失、丢失的最宝贵的传统,也是永恒的教育智慧。
上架时间:201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立足现代政治发展理念,也要发挥古代治理经验与智慧的滋养功能。中国古代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德治主义,优秀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治理的道德层面给予深切关注。现代治理也必须符合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检视与反思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可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本书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讨论对象,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梳理古代政治道德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搭建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间的哲学14.9万字
- 会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杂陈,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极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本书坚持以历史的视野、辩证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种错误思潮进哲学17.4万字
- 会员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民本”。民本与民主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书中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和论文信息,一册在手,基本可以了解海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研究中国哲学、政治哲学的读者学习、参考。哲学24.3万字
- 会员《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哲学24万字
- 会员朱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人物,他集宋代理学和经学之大成。本书是“朱子经学与四书学”专题会议的论文集,内容涉及:朱子的四书学研究,四书学是朱子经学的研讨重点。朱子的五经学研究,朱子的易学和礼学得到重点讨论;传统朱子学问题再探,中和和道统问题得到重点讨论;朱子学与北宋道学的考察,重点讨论了朱子学的来源及其与北宋道学的关系;朱子学周边及其影响的省思,也包括朱子后学及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等诸内容。哲学24.5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在文明全景中深度解读“四书”。文明全景视野包含两个基本面:一是从世界文明的进程来审视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二是从神圣文明与世俗文明的整体来把握每一次时代变迁的特点。据此,本书聚焦于三个时代语境的互动:先秦语境、宋代语境和现代语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在转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力图在文明全景中打通古今语境,与经典对话,实现与古圣先贤的倾心交谈,由现代的处境体会他们的选择的深层用心,并从他们的视角透视哲学5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