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彩图珍藏版)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通史(彩图珍藏版)

吕思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28.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13 11:01:46 最新章节:例言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是吕思勉在20世纪30年代为高中学生精心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作者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对远古至近代中国的政治、地理、社会、文化等作了全面叙述。全书旁征博引,形式活泼,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是一部优秀的中国通史普及读物。
上架时间:2015-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属中社智库国家智库报告系列,郑和船队共计七次的远洋航海历程,时间上延续近三十年。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各国、印度洋北岸、阿拉伯诸国,最远到达非洲大陆东岸,并在这些地区留下了诸多历史文明遗迹。这一伟大的航海壮举为传播先进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扩展经贸往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类航海史上,中华民族(也是人类)首次大规模海上船队进入浩瀚的印度洋,并与沿岸各国在贸
    李新烽 郑一钧历史10.1万字
  • 会员
    本书正文分上、下两编,由与宁志新教授关系密切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宁志新教授的门人弟子的37篇论文汇编而成。时间跨度上自先秦,下至明清,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为主,主题涉及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宗教、民族、中外交流、历史文献等诸多方面。既有对习见史料、传统论题的重新阐释、解读,也有对新出史料的刊布以及新的研究问题的发掘,还有数篇文章专门讨论宁志新教授的治学特点、人格风范等,
    乔凤岐 冯金忠主编历史37.1万字
  • 会员
    “铁面御史”赵抃是清白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历代清官中廉洁自律、清白一生的楷模。赵抃四次入蜀作官,两次再知成都府,就是“清白文化”的历史传统的生动实践,对治蜀兴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前两章介绍了赵抃清白廉政思想文化的内涵与历史特征、逻辑体系与价值维度,又从七个方面详述了其清白廉政文化的表现:清白重德,孝悌齐家;选贤与能,举荐人才;向心凝聚,维护正统;民生为重,民用为先;惩贪治腐,正风祛邪;铁面无私,
    刘平中 任利荣历史15.2万字
  • 会员
    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雷海宗编历史38.1万字
  • 会员
    自张骞“凿空”以后,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创造性地构建了东西方交流互动的网络体系。而附着于丝绸之路上不胜枚举的古文明遗址遗迹,则生动展现了五千余年的璀燦文明。本书对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古文明遗址遗迹进行了多角度描述,不仅使读者领略到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东西方古文明的孕育发展、传播交流、相互影响。
    安文华 侯宗辉主编历史14.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神话学为研究视角,将中国正史之源头《史记》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対象,探究为何信史中有大量神话,司马迁如此撰写史书的意图何在。《史记》的撰写体现了古代典籍中源远流长的神话叙事脉络,延续了商周巫史传统。西汉时正处在“巫”与“史”逐步交替之际,故而整体上已经具备了为后世所认可的理性的、严谨的、系统的历史表述,但同时书中也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梦兆、术数、占卜等有关巫风遗习的“不雅训”之语,两者并不
    于玉蓉历史15.2万字
  • 会员
    秦统一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随后发生的历史演进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收录有关秦统一的进程与意义的学术论文34篇。所论均立足学术前沿,采用最新出土文献资料,探索学术热点难点问题。论文分别就秦统一时代的政治格局、经济进程、文化走向、社会风貌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若干学术收获或可推进秦史研究,有益于深化对于秦统一历史意义的再认识
    王子今主编历史45万字
  • 会员
    吕先生主要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来阐述孔子的大同思想,并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与大同理论的实践过程,他认为孔子创立的社会组织理想的模式是引导列代人们努力致力于社会改进的动力,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努力致大同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复古的行动。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后因考虑到“和白话接近者较多,和文言接近者较少”,为求“传布较广,收效较弘”,将文言文稿改为白话文,是为《中国社会变迁史》。
    吕思勉历史12.4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爬梳了1903年至1945年四十余年间,中日两国媒介在中国东北地区这一特殊场域的博弈历程。内容架构上,以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的新闻侵略手段及步骤为经,以中国广大东北民众遭受的身心折磨及东北新闻界的艰苦抗争历程为纬,深刻剖析了日本侵华过程中,以新闻侵略为主导的文化侵略的特点、实质以及对我国东北地区造成的危害;同时将东北新闻界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反抗予以深入挖掘,着力凸显东北新闻界有识之士在抵抗
    王翠荣历史2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