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古代民族史在线阅读
会员

东北亚古代民族史

杨军 宁波 关润华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世界史24.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16 11:40:0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详细叙述了东北亚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全面展示了东北亚古代各民族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的概貌,以及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渐进过程。本书从东北亚古代民族发展历程的阶段性和特点出发,将东北亚古代民族的发展划分为五个以不同模式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公元前2—5世纪的东北亚各族全面进步时期、公元6—9世纪的东北亚各族互动发展时期、公元9—12世纪的东北亚各族激烈竞争时期、公元13—14世纪的东胡鼎盛与新民族分布格局形成时期、公元15—19世纪中叶的中华诸族与东北亚其他民族加速发展时期。分期进行撰写,突出东北亚古代民族的发展序列,展示了东北亚古代各民族一体多元的历史发展进程。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东北亚古代民族的分布格局、民族起源、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兴衰演变及其与周边各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坐看室町时代的风云变化,笑映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本书主要论述日本室町时代的历史演变,也涵盖了“两帝双京”的南北朝时代和“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作者运用中、日、韩等国的文献史料,以文字叙说为主,配以图表,从一个中国学人的角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日本室町时代史画卷。室町时代上承武士开始掌权的镰仓时代,下启闭关乃至锁国的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中占据特殊位置。室町时代史不仅是日本历史的重要
    陈小法历史21.9万字
  • 会员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
    (美)芮乐伟·韩森历史29.5万字
  • 会员
    202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真正的美国奋斗史,历史学家内德·黑鹰解构美利坚崛起的矛盾与救赎。在美国历史中,美洲土著居民通常被历史学家们忽略,他们要么是白人需要克服的障碍,要么被排除在美国自独立建国到成为强大国家的奋斗史之外,即便美国历史上最持久的印第安人也没多少故事被传颂。不过,近年来这种长期忽视美洲原住民历史的形势正在改变,许多新一代的学者坚持认为,任何完整的美国历史都不应该抹杀美洲原住民
    (美)内德·黑鹰历史40.1万字
  • 会员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
    刘新成主编历史19.9万字
  • 会员
    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本书在系统梳理近代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基础上,从“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奥斯曼帝国形象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三个层面加以把握,认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的引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土耳其认知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史,是
    陈鹏历史19.9万字
  • 会员
    本书为2018年9月15—16日召开的“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博士生论坛的论文结集成果,分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变革、欧洲近现代的军事与战争、欧洲大陆的秩序与和平、欧洲各国的历史与文化、欧洲一体化的危机与挑战五个部分,内容涉及欧洲民族国家历史、欧洲国家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战争的教训与启示、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欧洲史青年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李维 范继敏主编历史27.9万字
  • 会员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希腊联军统帅亚历山大挥师东征,开启了古代东西方文明首次大碰撞、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虽然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的帝国迅即分裂,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在从东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广袤大地上延续了约三个世纪之久。面对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东方文明,希腊征服者不得不在保持自己政治统治和文化优势的同时,对当地的文化心存敬意,有条件地加以吸收、改造和利用,从而和部分希腊化的当地人一起创造了
    杨巨平历史27.5万字
  • 战后的德国,一个充满占领者、被释放者、流离失所者、被疏散者、逃亡者以及背负着战争罪行的人。他们掠夺、偷窃、造假身份,为了活下去,一切从零开始。可这么做行吗?当一个国家秩序荡然无存之际,社会要如何在这般的混乱中重生?人们要如何在这样一个“他人即恶狼”的“狼性时代”里重建生活?生活秩序的丧失、家庭的四分五裂、饥饿贫困的威胁、战争罪恶感的阴影、对大屠杀的沉默、死里逃生的狂喜——第三帝国的余波持续影响着这
    (德)哈拉尔德·耶纳历史25.2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包括由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ITatti研究中心乔纳森·纳尔森教授、FabrioNevola教授、佛罗里达大学邹晖教授、清华大学刘晨教授以及几位青年教授的论文。这些论文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20多篇论文中挑选出来的。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与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ITTATI)联合主办,以“中国
    (美)乔纳森·纳尔逊 周宪主编历史1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