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直觉辩证法
更新时间:2019-08-30 18:26:2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以哲学史为背景,充分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经验科学理论,深入研究了直觉的本质、结构、价值,并重新审查了理性、逻辑、辩证法等基本哲学范畴。本书认为,理性根本上就是直觉,因为直觉才是那个思维中的“自我之原始同一性”或者说“绝对同一”即无条件同一性。绝对同一否定一切的前提和预设,直接、整体、结构性地面对生活世界,最符合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而且,直觉是实践的前逻辑,以直觉为基本思维方式的辩证法,就是实践逻辑的辩证法即实践的辩证法。以直觉辩证法批判应然的和实然的生活世界,可以提醒我们回归真正的生活世界,从自我束缚中解放自己,消除自我异化,实现人的本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海涛
- 会员本书采用中文UGNX版本,以应用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软件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零件三维建模、曲面建模、装配建模、工程图绘制、模具设计和CAM,并辅以相对应的实例操作进行讲解。全书突出实际应用,强调技巧性,选材精典,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操作系统11.7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探寻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对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在梳理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共同来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旨归及其对列宁与葛兰西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梳理;分析并总结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创新性、局限性与互补性;结合现阶段世情和国情,从宏观理念层哲学12.8万字
- 会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第四届中国哲学家论坛于2023年5月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本书汇集了参加本次论坛的24位国内知名哲学家的精彩发言。全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主题,从哲学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以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和中国哲学22.4万字
- 会员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线后即在首页开辟了“学部委员”专栏,发表“学部委员学术自传”及访谈等文章,旨在宣传我院杰出专家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治学经验、优良学风。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非常具有可读性。这个创意得到了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的支持,陆续赐文发表,扩大了学部委员的影响,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几年下来,已经发表了100多篇,今年又收到了几十篇,共有140篇,平均每篇15000字左右。各篇基本由以下哲学52.6万字
- 会员个体及个体化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反思和批判资本现代性的语境下,把个体自由与人类解放结合起来,并在继承近代社会政治哲学重视个体本位的基础上,通过强调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性,把哲学史上对个体及其自由的理解转化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之自主活动和自我实现问题。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理论的价值承诺,也是贯穿其思想始终的主旨。本书旨在结合西方哲学史语境,从语言哲学的主谓哲学29.3万字
- 会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个内在的理论逻辑集中表现为它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本书选取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时期的历史作为阐释对象,围绕重大事件发生和重要思想形成谋篇布局,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发展的进程。希冀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哲学27.6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这双重维度来阐释马克思理论的有机整体性,综合运用文本解读、思想史研究和专题探讨的方法,分别界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资本批判的内涵,梳理双重维度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阐明双重维度的现实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并在双重维度相互建构的理论视野下,围绕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现路径与实质、资本批判的理论逻辑等专题展开探讨,希望彰显马克思理论的双重维度的当代价值。哲学23万字
- 会员本书从哲学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选择了“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作为研究主题,就是力图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的当代形态、构成系统、基本形式、主要环节、运行机制、价值意义、合理规范等问题,从而深刻理解虚拟性活动这一人类活动的新形态和人、社会存在发展的新方式兴起的必然性、本质、特征、作用、价值等,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和社会的本质及发展的趋势。哲学15.7万字
- 会员本书是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研究。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是对时代问题的哲学解答。为人类寻找解放道路,为人类走出困境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建构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追问哲学的本质使命所在。正是源于这种对哲学的新理解和新要求,马克思在批判一切旧哲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本书回归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回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形成时的历史语境和时代问题,研究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本书篇哲学1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