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赵旭东 刘谦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27.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06 17:00:17 最新章节:五 结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的悄然登场深度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社会中自媒体通讯方式的普及以及随之而有的一种文化书写的新形式——微信民族志——的出现使原有文化秩序中时空意义发生转变的同时,它也在重新塑造着以研究异文化为己任的人类学学科自身的成长、转型与发展。在此种情境之下,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学术研讨会也就应运而生。与会学者从微信民族志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微信、网络、自媒体研究的新进展;“写文化”与微信民族志;自媒体传播中的热点话题与文化研究;自媒体与民族志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微信民族志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扶贫与自媒体发展;自媒体、微信民族志与田野工作等议题切入,探讨自媒体时代下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以及人类学在此背景下的学科发展问题。此论文集便是此次会议的成果之一。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基于作者在哈佛大学所做的查尔斯·艾略特·诺顿系列讲座,作者回溯历史上的教学事迹,阐述师生间的冲突与遭遇,对各种教育形式中的情结、权力、信任与激情进行了精辟的阐释与分析。书中列举了众多典范人物,如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耶稣与其门徒、维吉尔与但丁、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及阿伦特等。斯坦纳宏阔的视野与深入浅出的论述反复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老师剥削学生信赖感与独立性的权力;老师为学生颠覆与背叛的威胁;师生之间的
    (美)乔治·斯坦纳社科10.4万字
  • 会员
    为什么我们不爱了?直击当下情感关系病症的社会学名著!这似乎是一个人人崇尚自由、追求自主的时代,无论男女都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爱情样貌,随意选择交往的对象。但更多的选择,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情感满意度。爱的前景正变得愈发不确定,经历分手和离婚的人也仍然经历着心碎……这既是一部关于“心碎”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学术扛鼎之作。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潜心二十年研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
    (法)伊娃·易洛思社科23.8万字
  • 会员
    经历过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代人,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百岁人生时代的到来究竟是实现了人类的长寿梦,还是加剧了长寿风险?工地周边指挥交通的保安员、办公楼里穿着制服的保洁员八成已过了70岁,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越来越多地重回职场。与此同时,大公司里的中年人却逐渐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坐等退休。年轻人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职位,开始为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而焦虑……现代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往的人
    (日)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组社科7.7万字
  • 在前作《创业的国度》一书中,作者丹·塞诺和索尔·辛格讲述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世界上人均科技初创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的。新作则进一步揭示了以色列社会所展现的惊人韧性,正是这种韧性抵御了众多阻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让其保持活力和创新能力。以色列是一个以服务精神、团结意识和归属感为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从让青年自闭症患者应征入伍的军队指挥官,到高度支持生育的社区和职场环境,从向月球发射航天器的梦想家和创新者,到
    (美)丹·塞诺 (以)索尔·辛格社科18.5万字
  • 当艾达·卡尔霍恩发现自己处于中年危机中时,她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抱怨。她已经结婚成家,也有不错的事业。为什么仍会感到难过?为什么其他X世代(指出生于1965—1980年间的人)的女性似乎也有同样的痛苦?卡尔霍恩决定寻找答案。通过与200多位来自美国各地,职业背景、家庭情况各异的妇女交谈,了解她们的经历,她发现大多数人疲惫不堪,为金钱和未来担忧。在本书中,卡尔霍恩将丰富的个案和社会变革、文化分析、经济统
    (美)艾达·卡尔霍恩社科13.5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法国理论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重要概念“习性”,对其实践理论做了微观剖析。本书梳理了布氏“习性”概念中“结构化结构”和“结构性结构”的继承与创新,从心智、身体两个角度切入“习性”概念,指出习性与社会的结构性同源特点,总结习性作为心智系统的运作方式。通过讨论习性以身体各形态所承载的社会结构的外化,分析了现存社会中区隔的现实,并结合习性与场域、象征资本的关系,论证习性在布氏实践逻辑中的重要性,从
    李楠社科15.9万字
  • 会员
    本书挑选当代拉美社科思想界十二位奠基性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到女权主义运动史、大众文艺。以去殖民的立场、超越本土民族主义和跨学科的视野,梳理了拉美本土思想肌理。不仅为读者深描了拉美及其所处的国际体系、殖民结构、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坐标,而且这些论著也是当代诸多批判理论的思想奠基,为我们在后殖民时代重新思考全球秩序提供重要参考。
    魏然编社科29.5万字
  • 会员
    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拒绝“月经羞耻”,坦然面对自己的痛与快乐。一本书了解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和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历史,揭示社会变迁,展现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
    (日)田中光社科9.9万字
  • 会员
    本研究建立在一种新拓展的微观历史人口资料——墓志文献的基础上,在此研究中,墓志并非作为简单的辅助资料,而是跃升至研究的中心位置。作者将人口研究与墓志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所搜集的明清上海士人家族墓志为基础,一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士人家族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生育子女数、初婚年龄、葬期以及籍贯分布等相关人口学指标;另一方面,运用后现代史学中常见的文本解构方法——深入墓志的撰刻收藏过程中,以揭橥士人
    李宏利社科2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为何看似幸福的家却滋生罪恶?日本家族凶杀案纪实!阿部恭子起底日本家族间真实凶案,还原“幸福家庭”从压抑走向毁灭之路。过度管教酿成弑亲、财产纠纷引发兄弟相残、长期PUA导致妻子反杀…作者以真实案件呈现家庭崩坏的隐秘过程,也给出打破恶性关系的行动指南。相信不少人有过或听过被家人折磨的经历。面对配偶的情感暴力和父母兄弟的支配性言行,“干脆……”你这样想过吗?实际上,日本半数的杀人事件发生在家族之问。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