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儿女英雄传
更新时间:2019-01-04 11:23:03 最新章节:第四十回 虚吃惊远奏《阳关曲》真幸事稳抱小星裯
书籍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儿女英雄传》饱含真情地塑造了一位自己心目中的完人——安学海的形象:他老练干达,忠厚待人,且清廉自束,性格中有着可爱之处;一言一行均以忠孝节义为准绳,俨然一副封建礼教卫道士楷模。书中还成功地塑造了侠女十三妹何玉凤这个人物。十三妹救困扶危,疾恶如仇,轻财重义,智勇双全,是我国古代小说中侠女形象的典型,倘若和其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相比较,也毫不逊色。遗憾的是,这种任一己之力的济世英雄,本身就不免有空想色彩,所以小说后半部分又把她写成在安学海的熏陶濡染之下,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贵妇人,这体现了作者的局限性。作者生活在清嘉庆、同治年间,当时清廷日趋腐败,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激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作者目击朝政委顿,世风日下,再加上自家的衰落,不免对现实生活滋生不满与失望的情绪。可是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他既看不到摆脱社会危机的道路,又看不到个人的出路,只能在幻想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企图通过过了时的传统封建礼教,来匡扶乱世,安济苍生。作者的思想倾向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的,但反应的现实困境是真实的。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8-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哪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他既是叛逆的象征,又承载着忠孝的伦理;他既拥有超凡的神力,又饱含人性的挣扎。在古典文学的浩瀚长河中,哪吒的故事历经千年演变,其形象不断丰富,内涵愈发深刻,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魅力的角色之一。本书从五本明朝小说中摘录“哪吒故事”,分别是: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余象斗的《南游记》、罗贯中和冯梦龙的《平妖传》以及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小说10万字
- 会员“悦读经典白话版”精选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所选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时又保持原典结构的完整,加注释,比普通注释更独立、更详细,带有“知识点拓展阅读”的特点,整套书系将经典作品当代化、通俗化,使大众读者读得懂、读得轻松。《杨家将》以北宋杨业家族世代抗辽为主线,演绎“金沙滩血战”“穆桂英挂帅”等传奇。作品塑造杨继业忠烈、佘太君睿智等形象,展现满门忠烈的家国大义与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融合史实与民小说17.9万字
- 会员《罗刹海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充满奇幻想象的文言文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在古代罗刹国和海市蜃楼之间,马骥和龙女的故事,内容反映了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绘本采用精折装的装帧方式,贯穿两条主线:一条是折页正面根据小说发展情节精心绘制插画,搭配简短文言文;一条是折页背面《罗刹海市》精彩的文言文故事,搭配通俗易懂白话文及难点注释。将完整的故事与图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帮助读者在阅读中提小说1.2万字
- 会员“悦读经典白话版”精选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所选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时又保持原典结构的完整,加注释,比普通注释更独立、更详细,带有“知识点拓展阅读”的特点,整套书系将经典作品当代化、通俗化,使大众读者读得懂、读得轻松。《包公案》以北宋包拯断案为核心,收录“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经典故事。全书通过“三口铜铡”彰显执法如山,塑造铁面无私、智破奇案的清官形象,揭露官场腐败与民间疾苦,兼具现实主小说16.3万字
- 会员“悦读经典白话版”精选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所选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时又保持原典结构的完整,加注释,比普通注释更独立、更详细,带有“知识点拓展阅读”的特点,整套书系将经典作品当代化、通俗化,使大众读者读得懂、读得轻松。《聊斋志异》由清代蒲松龄创作,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以鬼狐仙怪为题材,通过奇幻故事揭露社会黑暗,讽刺封建礼教,歌颂自由爱情与人性真善美。作品想象奇诡,语言简练,兼具文学性与批判性小说18.4万字
- 会员“悦读经典白话版”精选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所选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时又保持原典结构的完整,加注释,比普通注释更独立、更详细,带有“知识点拓展阅读”的特点,整套书系将经典作品当代化、通俗化,使大众读者读得懂、读得轻松。《岳飞传》讲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突出其收复失地的赫赫战功与“直抵黄龙府”的壮志豪情。作品以“岳母刺字”“收复建康”等经典场景,塑造忠勇双全的英雄形象,揭露秦桧卖小说18万字
- 会员“悦读经典白话版”精选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所选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时又保持原典结构的完整,加注释,比普通注释更独立、更详细,带有“知识点拓展阅读”的特点,整套书系将经典作品当代化、通俗化,使大众读者读得懂、读得轻松。《封神演义》以姜子牙封神榜与武王伐纣为主线,融合商周交替史实与神魔幻想。故事围绕苏妲己惑君、哪吒闹海等情节,刻画阐截二教神仙斗法,宣扬“顺天应命”的天命观,兼具神话想象力与历小说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