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李宗仁寓居美国期
    口述史11.7万字
    9.6万人气
  • 会员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所撰,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南朝宋裴松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史家名著85.6万字
    9.6万人气
  • 会员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解放战争”系列。全景式描写解放战争全貌。
    中国史277万字
    9.6万人气
  • 会员
    百万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全新传记力作。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创造力。面对六国联盟、匈奴入侵、百越蛮夷,他远交近攻、修建长城、挖开灵渠,凭借打破常规的战略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面对百家争鸣、法令难行、地方割据,他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建立郡县,凭借前人未想过的政策实现中国历史上头次大一统。翻开本书,领略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核心秘密——创造力。为了打造一个万世一系的大秦帝国,秦始皇制
    普及读物18.9万字
    9.6万人气
  • 会员
    一个杨贵妃,在李白眼里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杜牧眼里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在罗隐眼里,则是“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美女、宠妃、败家娘们儿以及背锅女侠,哪一个才是真的杨贵妃?一座长安城,在汉唐,是无可取代的帝国中枢,是王维笔下的“万国衣冠拜冕旒”;在宋朝,却成了边境军镇;而在明朝末年,又沦为饥荒遍地、易子而食的人间地狱。温伯陵的文章,既有细节故事,又有
    普及读物18.9万字
    9.5万人气
  • 会员
    【抗战+军事+历史】全景式展现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历史,百万读者期待五年,完整无删节版本全新面世!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热血,全史更精彩。一寸河山一寸血,致敬老兵,勿忘国耻!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抗战人物,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
    中国史88.6万字
    9.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史64万字
    9.4万人气
  • 会员
    以24场战役,讲述两汉四百年的风云变幻!以24场交锋,揭露沙场之上庙堂之中那些被历史迷雾掩盖的真相!有明显优势的刘邦为何会被围困在白登山?汉武帝时代,汉军骑兵横扫匈奴的法宝是什么?为何汉武帝亲手选中的霍光,敢冒险废掉皇帝?为何上台前受万民拥护的王莽,上台后却遭万民唾弃?昆阳之战的真的有陨石帮刘秀杀敌吗?为何年轻时诛灭权臣的汉桓帝,却纵容宦官掌权?
    中国史62.2万字
    9.4万人气
  • 会员
    繁华盛唐,衣冠缙绅,终是狂澜难挽。“五代十国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说史类作品,以史料为本,用缜密的逻辑分析和生动幽默的笔触,道尽这一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的重要历史时期。重点叙述从唐末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的一百多年间(875—979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黄巢起义、梁晋争雄、五代更替、十国兴起、赵宋统一等,详细解析其始末缘由,全景描绘唐宋间五代十国大乱世。本书系第一部《黄巢起义》。
    中国史17.5万字
    9.4万人气
  • 会员
    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3岁,她是商人之女,被术士袁天罡相面后惊为“天下之主”;25岁,她入宫十年,从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岁,她身陷尼寺,却成功地与新皇藕断丝连;31岁,她放手一搏,赢了你死我活的皇后争夺战;36岁,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觉地将权力转入自己手中;59岁,她独揽
    中国史22.4万字
    9.4万人气
  • 会员
    《我和慈禧太后》是美籍华人德龄以英文撰写的回忆录。书中采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亲历者的口吻,详细讲述了她贴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间所观察到的清廷生活实情,包括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乘火车巡游的经历等。所涉人物有光绪皇帝、皇后、李莲英、袁世凯及其他官员,并提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宫廷秘闻。既有文学趣味,又有史料价值。相较于当前流行的后宫小说与后宫影视剧,本书真实全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口述史22.4万字
    9.4万人气
  • 会员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
    中国史17.1万字
    9.4万人气
  •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
    世界史111万字
    9.3万人气
  • 免费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史家名著20.5万字
    9.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
    史料典籍11.2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当人们谈起唐朝,总和一个词联系在一起“盛世”。的确,这个朝代的文采风流、赫赫武功、万国来朝的气象让整个世界折服。唐朝人的尚武、豁达、开明的风气,让后代中国人倾慕不已。但这,并非历史的全部。盛世的背影之下藏着阴霾和血腥,极盛之后是战乱和凋敝。本书还原了唐朝289年经历的风雨飘摇,从我们所熟知的史实和人物身上开挖,试图从历史演进和人物的命运线索中,弄清大唐盛衰成败的秘密,把握住大唐根本的王朝气质。作者
    普及读物34.7万字
    9.2万人气
  • 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我是谁”“我的祖国在哪里”“什么是民族”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
    世界史22.7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张居正对《资治通鉴》的讲评和解析,每一段《资治通鉴》原文的后面,都附上了张居正的点评,可谓字字珠玑,饱含深刻的哲理。张居正曾先后担任明穆宗隆庆皇帝的侍讲侍读,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知经筵官,可谓两代帝师。全书上起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涵盖面极广,文学性极高。
    史家名著23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普及读物39.6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隋朝的三十余年是古代史上浓墨重彩、承上启下的短暂时期,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绚丽舞台。一苇的《细读隋朝四十年》分兴起、盛世、衰亡三段全景式描述了隋朝断代史,对快速掌握隋朝历史,进而超出一时的谤誉,思考这个大转折时期大有裨益。
    普及读物18万字
    9.2万人气